新华网:章友德教授就驱散“人心的雾霾”接受采访

时间:2014-02-19浏览:913

新华网上海2月18日新媒体专电(中国网事记者俞菀 黄安琪)18日上午,复旦投毒案被告人林森浩因故意杀人罪一审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尘埃初落定,法治得彰显的同时,网民更关注案件带来 的持续社会效应。高材生变死刑犯,极端事件的背后是两个家庭的悲剧,也是社会的伤痛。治愈冷酷残忍背后的暴戾之气,犹如驱散人心的雾霾,已刻不容缓。

有机会却不挽救——“我是一个很负面的存在

18日上午,林森浩在开庭前接受了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采访,看似淡然的表情,却让人感到分外沉重。

 很多时候,我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很负面的存在。”“我会去做这么一件事,原因是自己没有把负面情绪调整好。”“有时候不考虑事情的后果,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经法院审理查明,2013年3月31日下午,被告人林森浩从医院的医学实验室中取出了剧毒化学品并投入了宿舍的饮水机内。同年4月1日上午,被害人黄洋喝水中毒,致急性肝坏死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4月16日,黄洋经抢救无效死亡。

在案发的整个过程中,林森浩明知室友中毒后会发生什么,却一直抱着消极观望的心态。黄洋喝水时,他没有第一时间阻止;在黄洋做检查时,他没 有告知中毒的真相;黄洋住进医院后,他没有站出来。对待黄洋(中毒)这个事情,我没有去积极挽救处理。”“我一直在自欺欺人,想着这个事情早晚会过去 的……”

林森浩坦言,一旦生活琐事上有不顺心或不自在,他就会很容易产生报复行为。我那段时间整个情绪很焦躁,比如说一个同学打扰我睡觉了,就会 让我很愤怒。我把这样一种行为,等同于他伤害我。既然他伤害了我,那我也伤害他。伤害别人身体这种行为,当时来说,在我这里不是一个底线。

救死扶伤的医者,本应比常人更懂得生命的意义,但林森浩却做出了如此残忍的恶行。正是对生命的漠视,使得他一次次放弃坦白事实、救治黄洋的 机会,错失了对自我的救赎。不知道黄洋的死讯前,还想着能不能得到他父母的谅解。后来知道他死了,的一下脑袋就空白了,然后就什么事情也不想了。

“人性的缺陷,不能成为杀人的借口”

死刑判决宣布后,林森浩表情没有太大变化,被迅速带离现场。被害人黄洋的父母瞬间痛哭流涕。“我们坚持了十个多月,终于在法律上讨回了公道。”黄洋父亲抹着眼泪说,要把判决书放在黄洋的遗像前,告慰他在天之灵。而林森浩的父亲,则当庭表示要上诉。

上海政法学院社会管理学院院长章友德认为,从林森浩身上,可以看到一些人性的缺陷,综合他的教育背景和成长环境,确实让不少人感到惋惜,但这并不能成为其杀人的借口。“他不仅突破了一个医学院学生的道德底线,更重要的是突破了法律的底线、做人的底线。这种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

法院认为,林森浩主观上具有希望被害人黄洋死亡结果发生的故意。皇家永利,皇家永利网站其系出于作弄黄洋的动机,没有杀害黄洋故意的辩解等,均与查明事实不符。林森浩以采用投毒方法故意杀人,手段残忍,后果严重,社会危害极大,依法应予严惩。

许多网民也支持法院的死刑判罚。“一命抵一命,没什么好说的。作为成年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网民“一直在漫步”说,林森浩一直以自我为中心,肆意放纵内心的暴戾之气。“谁没一点委屈,不顺眼就起杀心,这是对生命的漠视。”

“复旦投毒案对我的冲击很大。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觉得现在大学生活中确实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关键是如何积极主动面对。如何避免复旦投毒案此类事件的发生,是值得每个人反思的问题……”网民“勿相忘_迷茫”说。

还有不少网民认为,复旦投毒案的判决会成为一种标杆,成为道德、法治领域不可逾越的“高压线”。“复旦投毒案、药家鑫案、马加爵案都是如此。学习好坏、分数高低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成就,不能决定这个人将来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学习再好,如果漠视生命,违背法律,那么他所学到的知识反而会成为危害社会的帮凶。”网民“屡省乃成”说。

社会性反思:如何驱散“人心的雾霾”?

在许多教育专家看来,高材生变死刑犯的悲剧,应当在许多方面敲响警钟。“复旦投毒案”反映出的问题,犹如“人心的雾霾”,必须加以重视和防治。道德、美育这些维系人性自觉的东西,始终不应丢失。

“林森浩是医学院学生,其实他本身也是一个需要救治的‘病人’。只是当这种病症没有用极端方式表现出来时,我们未必能意识到。”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教授金忠明说,“每个处于社会中的人,都会碰到挫折和委屈,但用杀害人命的手段来宣泄,这是不正常的。”

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病症?金忠明认为,关键是“单一功利”的价值观占据了他的人生。“当孩子在这样一条道上奔跑,却没有办法容纳其他丰富的东西时,隐患就会慢慢累积。当前还没有完整的教育体系,来帮助孩子应对人生的复杂性。孩子犹如超智能的机器,主要功能就是创造社会财富,而人的独特性在哪里?没有体会到。”

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前常务副会长郭振有说,尽管“复旦投毒案”事发在大学阶段,但折射最多的,还是家庭教育和基础教育领域的问题。“在当前大多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成绩非常优秀似乎就等同于非常善良,道德底线、法治观念、心理健康、行为习惯和社会实践等,普遍被忽视。”

因此,一定要把“立德树人”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这不是一个文件、几个会议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是一个社会潜移默化的过程。郭振有说,另一方面,必须改变当前单一的社会评价标准和认知,当成才之路更为宽广,才不会有那么多孩子钻牛角尖,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新闻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2/18/c_119393926.htm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