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取得巨大的成绩,但发展中仍存在不平衡现象。可以说,扶贫依然是中国所面临的最大挑战。3月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脱贫攻坚一定要扎扎实实,我们的时间表就是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几年时间,不要脱离实际随意提前。”显然,想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贫困问题,需要更精准的扶贫脱贫体制和机制的有效推进。
世界银行对贫困的概念给出一个描述性的解释:“贫困就是这样一种人们想逃避的生存状态,贫困就意味着饥饿,意味着没有栖身之地;贫困就是缺衣少药,没有机会上学也不知道怎样获得知识;贫困就是失业,害怕面对未来,生命时刻受到威胁;贫困就是因为缺少清洁的饮用水而导致儿童生病甚至死亡;贫困就是权利和自由的丧失。”
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贫困又可以分成绝对和相对贫困。不同国家的执政党和政府都必须面对自己国家的贫困问题,并努力从政策和制度层面上加以解决。但如何真正解决贫困问题。则又构成了最大挑战。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同样面临着严峻的贫困问题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凭借自己的吃苦耐劳,在脱贫和减贫事业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进步。
目前,我国的贫困人口已经大大减少。按《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的目标要求,我国制定了现行农村贫困标准,即“2010年价格水平每人每年2300元”。国家统计局每年根据农村低收入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指数,对此标准进行更新。至2014年,现行农村贫困标准为当年价每人每年2800元。
截至2013年底,按照我国的扶贫标准,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8249万。2014年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监测公报称,我国还有7017万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约占农村居民的7.2%,超过英国、法国整个国家人口,几乎达到了德国人口的总和。如果按照世界银行制定的每天1.25美元的贫困线标准,中国还有近2亿贫困人口。从这个意义上说,尽管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二,但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中国式扶贫”广受赞誉
按照国际权威统计,2010年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按人均GDP比较,我们仍然排在世界第80位以后。只有对这样的国情抱有基本认识,我们才能以问题为导向,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
从1978年到2014年,中国累计减贫超过7亿人。中国在30多年大规模扶贫实践中,让数亿人口摆脱了贫困,以至全球贫困人口数量减少的成就大部分来自中国。但今后的扶贫不得不去啃那些最硬的“骨头”。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不断迫近,“中国式扶贫”又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一场严峻的历史大考。未来几年,我国要面对超过7000多万的绝对贫困人口,每年要减贫的人口达到1170万,可谓时间紧、任务重。
自1986年起开始设立贫困县以来,我国的贫困县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从当前形势看,“多、广、深”的贫困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世界银行指出,经过长达四分之一世纪坚持不懈的减贫努力,世界更加接近2030年终结贫困的历史性目标。这其中少不了中国的功劳。中国为世界扶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贫困人口也历史性地降到了7.2%。中国的成功实践充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战略成效显著。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广受世界赞誉的“中国式扶贫”道路。
习总书记在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新理念
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贫困问题的解决。为真正解决中国的贫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总是选择去贫困地区考察,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提出针对性的发展要求。2013年11月习总书记在湖南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新理念,新要求。他要求: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
总书记之所以如此高度重视中国贫困问题的解决,是因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如果我们不能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不能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就不能如期实现“十三五”确定的扶贫目标,就会影响到“四个全面”战略的实施。 精准扶贫是中国扶贫进行到新阶段后的新举措,完全符合中国国情。
当前中国扶贫脱贫已进入攻坚克难的重要阶段,不能再继续“灌水式”“输血式”的传统扶贫模式。必须确保如期脱贫、杜绝返贫。但在如期脱贫的过程中,总书记又担心出现“脱离实际随意提前,这样的提前就容易掺水”的情形。为了防止这种弄虚作假的情况发生,我们就要不断完善扶贫、脱贫的体制、机制,通过实施更加精准的扶贫政策,努力消除贫困,使全国人民共同实现全面小康的发展目标。
10月17日是国际消除贫困日。从2014年开始,我国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为“扶贫日”。“1017”谐音为“邀您一起”,意在最广泛地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扶贫济困工作。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史上最高规格”扶贫会议“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意味着中国将用新理念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将是改变我国的二元和新二元结构,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一场深刻社会变革,是指导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思路、大战略。
怎样做到没有“水分”的精准扶贫?
扶贫工作贵在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政府扶贫单位是县级贫困区域;2001年转向15万个村级贫困区域;2011年划定了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进行重点扶贫。农村扶贫的主要特点是区域瞄准,而没有识别到户。这使得许多贫困户在一度脱贫后重又因为各种原因返贫。
精准扶贫,最早在官方文件上可查询到的记录是2009年国务院相关部门开展的贫困户识别与分类工作,旨在促进农村低保制度建立和扶贫政策对接工作。但在我国扶贫工作的实践中,普遍存在扶贫精准度不高的情况。主要表现在:符合条件的目标群体没有全部受益;不符合条件的人享受到了社会政策。要真正做好社会政策托底的工作,就需要我们实施精准扶贫政策。精准扶贫的提出,为我们真正解决贫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理念和方法。
精准扶贫包括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其核心要义就是精准化理念。如何将这种精准化的新理念、新要求落实到扶贫工作的全过程中。如何真正解决贫困问题,并防止出现贫困的代际传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是中央确定的目标。其中,“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只有真正认识到贫困产生的原因,并从根本上思考解决贫困问题的对策和方法,才能真正挖出穷根。这是总书记提出大力发展农村地区教育的原因所在。
2015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中提到:发展乡村教育,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2017年是我国实施“十三五”发展目标的关键之年,为实现全国同步小康的发展目标,我们需要努力用五大新发展理念指导我国的扶贫、脱贫的实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五大发展理念之首。要将“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我国扶贫、脱贫工作更好地结合起来,需要西部地区的党和政府落实主体责任,规范考核退出机制。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不容一个人掉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
精确识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前提,是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为贫困户建档立卡,这被称为精准扶贫的“第一战役”。 2014年全国共识别贫困村12.8万个、贫困人口8800多万,并录入扶贫业务管理系统。信息化、动态化管理,为实施精准扶贫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是打好扶贫脱贫三大战役的第一战役。
在 “十三五”规划中,中国已经把扶贫开发放在重要位置,从顶层设计着手,谋划一整套制度保障,尤其强调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充分调动各级党委政府主动作为抓扶贫。除地方政府外,“十三五”规划还拟对行业部门的扶贫责任做出明确要求。通过动员和整合全社会力量,进行全社会扶贫、脱贫,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治理。
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安格斯·迪顿认为,没有国家与积极活跃的公民的有效互动,就很难战胜全球贫困。只有精准扶贫,才能真正释放贫困地区的人口红利、改革红利和开放红利。只有努力找到贫困地区发展的新增长点,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的脱贫,才是总书记希望看到的没有“水分”的真正脱贫。
2004年,我国开始实行开发式扶贫,实施整村推进,大力建设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为贫困地区解决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从2011年,我国开始转向产业扶贫,实行一村一品,真正使农民参与到扶贫开发中来。在新一轮扶贫中,我们要实现从过去的解决温饱问题,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和缩小贫困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的差距。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坚持中国制度的优势,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
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实现通过精准扶贫达到精准脱贫的目标。为此就“要设定时间表,实现有序退出,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要留出缓冲期,在一定时间内实行摘帽不摘政策。要实行严格评估,按照摘帽标准验收。要实行逐户销号,做到脱贫到人,脱没脱贫要同群众一起算账,要群众认账。”要达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目标,就要打好扶贫脱贫“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攻坚仗。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如期实现我国精准扶贫的艰巨任务,才能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作者系上海政法学院教授、社会学家)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