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上海政法学院:让志愿服务实践蓬勃开展
雷锋,这个名字早已超越了个体,成为一种精神符号,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西部计划志愿者,进博会会期志愿者、仿真演练志愿者、青浦城市文明志愿者……上海政法学院各类志愿者代表在今天的座谈会上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聚集一堂,共同重温志愿者的温暖记忆。
“如果可以,我还会支教。如果可以,我还会去做点什么,哪怕很小。”上政人工智能法学院的林容楚的话音刚落,掌声雷动。
去年,经过选拔,她与一群来自天南海北却志趣相同的小伙伴踏上了为期1个月的河南乡村支教生活,带给孩子们新知、美好和梦想。离别时分,孩子们对老师们的喜欢溢于言表,纷纷塞来小纸条,上面写满了不舍与眷恋。这次公益活动,对林容楚而言,是学习雷锋精神的起点,同时她也认为雷锋精神没有时间、空间的局限,只要心怀热忱,便能随时开启奉献之旅,用爱与温暖去点亮他人生活的天空。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上政人正带着这般赤诚跃入更广阔的天地:从教室到社区,从操场到街巷,让少年人的热忱像蒲公英的种子,乘着新时代的春风,落在老人院的笑纹里,飘进流动驿站的茶香中,扎根在每寸需要温暖的土地上。
校团委介绍,雷锋精神融入了皇家永利,皇家永利网站,成为每一位上政学子心中的信念。从开展“3·5”学雷锋纪念日暨“传承雷锋精神,争做时代新人”青年座谈会,到“学雷锋”实践育人工作坊的成立,再到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上政学子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雷锋精神。
他们在上海天文馆、上海自然博物馆、佘山半程马拉松、爱心暑托班等活动中,用微笑和汗水传递着温暖与希望。他们还在青浦、松江两地的街镇开展公益普法宣传活动,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据悉,3月5日学校还将开展“沪藏携手,共赴暖春之约”——2025年上海政法学院学雷锋纪念日公益助学送教行动暨青年志愿服务风采展示活动,形成持续稳定的公益助学募捐和送教帮扶长效工作机制,把青年学子的学思践悟转化为新时代大学生火热生动的志愿服务实践。(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