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法学院召开体育法学二级学科硕士点专家评议会

时间:2025-10-29浏览:12

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皇家永利,皇家永利网站体育的重要论述,精准对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后对高层次体育法治人才的迫切需求,落实国务院推进法学学科交叉融合的教育发展要求,主动融入上海政法学院“以需育特、以特促强”的高质量发展战略,体育法学院于1028日成功举办体育法学二级学科硕士点申报专家评议会。

本次线上评议会组建了跨学科专家评议团队,由福州大学法学院院长李智教授担任专家组长,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体育法治研究基地主任马宏俊教授、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宋亨国教授、北京工业大学体育教学部学术委员会主任韩新君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陈新宇教授、湘潭大学法学院周青山教授、苏州大学体育学院陈华荣教授共同组成评议专家组。体育法学院院长姜熙教授、副院长向会英教授、特聘教授田思源、谭小勇教授及青年教师韩青松博士、陈哲璇博士全程参与评议环节。

会上,向会英教授代表申报团队作专题论证报告,从“学科基本概况”“学科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人才培养方案”“学科建设规划”四个维度展开系统陈述,并重点呈现上海政法学院在体育法学学科的前瞻性布局:作为全国唯一开设法学(体育法方向)本科专业的院校,于2025年成立全国首家体育法学院;体育法研究团队在体育法学基础理论、反兴奋剂、体育仲裁、国际体育法治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已形成全国影响力,为硕士点申报筑牢了基础。

专家组在充分审议后一致认为,设立体育法学二级学科硕士点是服务体育强国与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优化法学学科体系、推动体育法学学科发展的关键实践。当前国内仅有两所高校设置体育法学硕士培养点,体育法学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之间存在显著缺口,上海政法学院的申报恰逢其时且具备优势。专家组肯定了培养方案的科学性: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体育法律人才”为培养目标;在课程设置、实务操作、学位论文写作等方面进行了科学规划;将硕士点建设与学校发展、上海城市建设、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具有较为鲜明的学科特色和实践性。

针对进一步完善论证方案,专家组提出建设性意见:一是强化体育法学交叉学科属性的论证,突出其与传统法学的差异化特征;二是注重本科—硕士培养方案的衔接,优化课程模块设置以凸显反兴奋剂治理、体育仲裁、国际体育法治等优势研究方向;三是充分依托学校法学学科底蕴,突出培养方案的实践操作与科研创新。

姜熙教授表示,申报体育法学硕士点是体育法学院落实学校发展战略的核心抓手:既是依托学校法学学科优势,努力推动体育法学成为学校发展新兴力量;也是为了打通“本硕”人才培养通道,为学生继续深造搭建平台。后续学院将逐条落实专家建议,进一步完善论证方案,力争建成高质量的体育法学人才培养平台,为体育治理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撑。


|体育法学院

|韩青松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