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充分发挥高校法治教育的积极作用,丰富学生法治学习生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上海政法学院科研处、经济法学院在上海政法学院综合研究中心107会场,共同主办名家讲坛第一百三十讲“法治文化建设对实现法治的意义”专题讲座。
本次讲座以“法治文化建设对实现法治的意义”为主题,由上海市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主任、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沈国明教授主讲,上海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潘牧天教授致辞,上海政法学院皇家永利,皇家永利网站:院长魏治勋教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陈姣莹法官以及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盛红生教授与谈,上海政法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刘星显副教授主持。
主讲人简介:
沈国明,现任上海市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主任,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曾任上海社科院副院长,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上海市人大法制委主任委员,上海市法学会会长,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上海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获国家人事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国务院特殊津贴。
曾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获上海市首届决策咨询奖一等奖(1995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三等奖等奖项。
上海政法学院的同学热情积极地参加了本次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在上海政法学院科研处副处长刘星显副教授的主持下,本次讲座顺利开幕。上海政法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潘牧天为本次讲座致辞。
潘牧天副书记首先代表上海政法学院欢迎沈国明教授莅临。随后,向与会专家和同学介绍了上海政法学院的学科建设以及名家讲坛系列讲座的开展情况,着重强调了当代社会大变局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建设适应中国实际国情法治文化的热切希望。最后,潘牧天副书记对与会同学寄予厚望,希望同学们作为中国法治建设的后备军,能够认真学习,做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为我国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主讲环节:
主讲人沈国明教授以“法治文化建设对实现法治的意义”为主题展开专题讲座。
首先,沈国明教授以当代国际形式和法治建设背景为开端,表示我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尤其是美国对我国在经济、文化、军事上的全方位围堵打压,形成了现今“中美对抗”的国家形势。沈国明教授认为,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布局下,经济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法治建设具有巨大影响,而突破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
其次,沈国明教授以法治中国建设为落脚点,回答了“为什么要强调法治文化建设”,提出法治文化建设是深入落实落细法治建设的需要,对法治中国建设具有基础性和持久性功效,强调建设法治文化需要扎根中国现实,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法治文化,与西学东渐的现代法治文化融合贯通。
再次,沈国明教授围绕法治文化的发展,介绍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历史渊源及流变,沿着文化-法律文化-法治文化-中华法律文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发展链条,梳理了我国整个法治文化的发展脉络。让我们学习到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不是凭空出现的,其与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有着深厚渊源。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法治精神提供了理论土壤与文化根基,现行有效的法律条文处处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挖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作为法治文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工作,需要去伪求真、去芜取精,不断与时俱进,实现自我更新。
接着,沈国明教授围绕传统文化从帝国主义入侵到新文化运动,再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进入改革开放各个时期的巨大变革中,讲解了各时期传统法律文化发展的特点,表示清末时期传统法律文化变革具有其艰巨性和复杂性,新文化运动引入西方的法律观念和学说,新民主主义为中国法律文化注入新的生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步成就了法治的建设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法治文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促进和保障市场经济发展,改进和完善法治提供了社会条件和基础。
之后,沈国明教授强调了法治文化建设中的制度和精神,表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包含一般法治文化的四个构成要素,即精神、制度、行为方式、物质承载的价值。其中制度是前提,法治精神是灵魂,行为方式以大众为主,物质承载则容易看到实效,制度和精神是法治文化建设的关键。
最后,沈国明教授表示,“要想知道一国的文明,就必须首先考察支配这个国家的风气。这个风气,是全国人民智德的反映。” 国民素质、习俗、观念对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影响甚大,犹如建设大厦的地基。法治建设的成就,令我们可以平视一些传统的法治强国。但是强调文化自信,并非排斥外来文化,仍然需要汲取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文化因素,不断丰富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法治文化应当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最美好的愿景。
与谈环节:
上海政法学院皇家永利,皇家永利网站:院长魏治勋教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陈姣莹法官以及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盛红生教授,作为与谈人上台分享了有关法治文化建设的心得体会。
魏治勋教授简要介绍了法治文化和法治的区别与联系,指出中国当代法治文化的核心内容包含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之中,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丰富而完善的文化指引。他认为,中华两千年的主流法律文化蕴含着诸多优秀的伦理道德准则和行为规则,对当今社会仍然有其现实意义,中国法治建设必须厚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努力在传统法律文化中找到皇家永利,皇家永利网站有益于法治建设的“中国元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当前法治建设打上能够引发中国人民认同感的中国烙印。
陈姣莹法官以案例的形式分享了其对法治文化建设的理解,提出在实践案例中,也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如矜老恤幼、法尚公平等传统法治理念在刑事审判中仍然具有使用价值和现实意义。陈姣莹法官十分认同在法治文化建设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做法,她表示,在司法实践中应当沿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使判决说理更加合乎情理、更具人文关怀,使司法工作变得更加有温度。
盛红生教授以“看人过马路”为例,表示“让人们遵守过马路的规则都不易,何况是建设法治”。他认为法治建设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在法治建设过程中,除了发挥法律制度的规训功能外,最重要的是建立起全社会对于法律的信仰,无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司法工作人员,都要把法治精神牢记在脑海里,融化在血液里,才能更好推动法治建设。
最后,刘星显副教授主持本次讲座的闭幕,表示通过本次讲座,沈国明教授分享了自身对法治文化建设的深刻分析和美好愿景,三位与谈人充分表达了对法治文化建设的感想和体会,参与同学在本次讲座中收获颇丰,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至此,上海政法学院科研处、经济法学院共同主办的名家讲坛第一百三十讲“法治文化建设对实现法治的意义”讲座顺利举办,圆满落幕!
经济法学院
2023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