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0日15:30,上海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邀请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教授田萍教授于新经管楼203作佘山法商讲坛第32讲,主题为“宏观要素配置关系理论与中国发展实证研究”。讲座由经济管理学院鲍长生教授主持,院内外师生参与了此次学术交流。
讲座中,田萍教授指出,由于宏观生产要素与微观生产要素存在差异,因此过往以微观生产要素配置理论为基础的度量方法存在不合理之处。据此,田萍教授提出规模报酬不变经济体以变化的要素弹性参数作为资源配置状态指标的度量方法,证明了宏观经济体实现资源配置优化的方向是提高生产中数量相对多的投入要素的边际生产率,以改革开放以来,其他条件不变下规模报酬不变,生产函数资源配置参数进行实证分析,给出我国曾经历三次显著的宏观要素配置关系改变的结论。最后,田萍教授提出,结合我国实际,我国宏观经济要素配置的优化应朝着继续调整微观结构和增加数量相对多的资本要素的生产率方向努力。具体建议如下:第一,通过改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方法,调整其微观生产结构差异,以达到提高资本生产率,从而实现宏观资源配置优化的目的;第二,多角度提高劳动力总量和质量,控制固定资产总量增加幅度;第三,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引导和鼓励所有微观个体进行优化配置。
田萍教授的学术讲座为师生带来了宝贵的思想碰撞,她深入剖析了宏观经济要素的特点、针对其特点给出适当的度量方法,并运用实证分析法,合理解释了我国宏观经济要素配置的过程。在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为我院内外师生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学院师生开辟了从宏观视角观察资源配置的全新视角。
经济管理学院
2023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