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疫情防控的实践已经证明,社区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立下了汗马功劳。
疫情防控常态化需要把社会治理与疫情防控拧成一股绳。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已经进入常态化,但常态化绝不意味着可以“松口气”。尽管疫情防控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街道、居委会和绝大多数志愿者都不熟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是,以网格化为特征的社会治理体系与疫情防控目标的有机结合,就会产生互补效应。没有全国街道、乡镇、居(村)委会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社会治理力量的全力以赴,全国的疫情阻击战是不可能获得阶段性成果的。
疫情防控已有成果是疾病预防控制与社会治理的紧密结合的结果,以往的成功和未来的挑战都说明了健康中国行动需要与社会治理精细化拧成一股绳。下一步必须把疫情防控和社会治理结合在一起抓,用疫情防控常态化检验、提升社会治理的效能,在社会治理中推进疫情防控的常态化。社会治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疫情防控理所应当嵌入到社会治理的大系统中运作,并把社会治理的优势转化为包括健康治理在内的治理效能。例如,社会治理经验中的“五个包干”(即街区包干、楼宇包干、楼组包干、村组包干、市场包干)已经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的疫情常态化防控依然需要这“五个包干”,确保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把属地防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基本单元、每一个具体岗位。
“大健康”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全球非传统安全“逆袭”传统安全的形势看,尽管未来国家安全防线中的领土、领水、领空安全不可放松,但生物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压力更大。而生物安全、公共卫生安全也是需要在“大卫生”“大健康”观念统领下,运用社会治理制度优势推进的。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正在改变原有的全球化格局,我国社会治理的制度优势和实践经验对生物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建设而言是弥足珍贵的资源,如果不能充分运用将是资源的浪费。
全民健康治理是关乎综合国力的基本建设、基础建设、根本建设,理应与社会治理同步推进。为积极应对当前突出健康问题,必须关口前移,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这是以较低成本取得较高健康绩效的有效策略,是解决当前健康问题的现实途径,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无数事实证明,医院是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维护人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和主阵地都在社区。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尚未结束,但已经暴露出我国卫生健康领域的短板。依照习惯思维,健康是个人的事,但实际上卫生健康事业既是关乎社会每一个成员的民生问题,又必须由政府谋全局、负总责,承担第一责任人,将卫生健康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统筹规划。全民卫生健康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文化、教育正常运行基础条件,是涉及国家生物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有必要跳出单纯民生的思维惯性,重新思考全民卫生健康治理的定位。社会治安稳定是大局、是基础,但平安建设与健康治理的关系极为紧密,失去了健康也就没有安全可言。从国家安全、人民福祉的大局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必须落实到社会治理的各方面、各环节。社会的良性运行需要建立在“平安+健康”的基础上,全民健康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治理与全民健康治理的脱节是亟待补齐的短板。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武汉时还要求我们,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教训,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和弱项,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制度防线。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社会治理与健康治理的关系,把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形成的好做法延续下来,固化为工作制度。客观地说,疫情防控的“大考”也暴露了我国社会治理效能还不够高等问题,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才刚刚起步。从实际操作的角度看,疫情防控的许多措施都是需要社区落实的。如果把社会治理与疫情防控割裂开来,不仅耗费的成本陡增,客观上也难以落实。特别是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以后,容易随着时间的持续出现疲沓、松懈情绪,更加需要通过社会协同、科技支撑的助力。
如今,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更加需要统筹谋划,共建、共管、共享“平安+健康”。未来的社会治理需要从平安和健康两个维度发力,才能形成1+1>2的效果。“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这七个方面拧成一股绳的合力,对疫情防控也是完全适用的。(作者系上海政法学院教授)
来源:《法制日报》2020年5月15日05专刊版